Cyril Duval: 照亮黑暗

Cyril Duval 又名 Item Idem,是一位通过融合概念来解构消费主义的艺术家。生于巴黎,移居洛杉矶的他与我们讨论了他对受众的研究,继而从中反思当下,并探索流行文化的社会文化意义。

“山寨”指的是中国语境下奢侈品牌的翻版产品,Shanzhai Biennial(山寨双年展)则是在这种文化影响下诞生的艺术群体,成员包括了你和你的两位搭档,Avena Gallagher 和 Babak Radboy。你们是怎么接触到山寨文化的?

就个人而言,我已经围绕着山寨这个主题做了十年作品了。2003到2008年那段时间,我住在东京,也会去中国,那时候山寨的概念正在慢慢成形。我在雕塑里会用很多自己收集来的成品,将资本主义近期的形态和广告上的失误累积起来。旅行期间,我会和这两个拍档保持联系,一段时间后,我们决定用这些东西做点什么。
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以店铺的形式陈列它们,但后来走向了一个更概念化的方向。简而言之,我们不是要围绕山寨的主题做作品,而是要成为山寨本身,做一个山寨品牌。山寨起源于深圳的电子冒牌产品,但其中最有名的大概还是时尚类的冒牌货。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山寨存在于不同层次的中国生产线上。我们想要体现这种创造精神,但我们无意成为体系的一部分,而是要成为食物链最顶层的一员,成为山寨最纯粹的本体。
每一次转化的最终成功都像是一个全球性的艺术作品,一个融合了市场推广、平面设计、时尚和视觉大片的多媒介设计产品。第一次双年展时,我们只做了宣传品牌的虚拟商品和广告片。真的有人会来向我们咨询产品相关事宜,但产品压根没有实体存在过。

Courtesy of Shanzhai Biennial and Project Native Informant.
Courtesy of Shanzhai Biennial and Project Native Informant.
Courtesy of Shanzhai Biennial and Project Native Informant.
Courtesy of Shanzhai Biennial and Project Native Informant.
Courtesy of Shanzhai Biennial and Project Native Informant.
Courtesy of Shanzhai Biennial and Project Native Informant.

看起来你们最热衷的目标就是转化。在山寨双年展中,你通过“广告抽象”的手法转化了广告,以将其区分于企业审美。能再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吗?

只有在总体富于微妙性的情况下,图像才会产生独特的审美。时装语汇就是一个容易上手的概念,但必须要转一个弯,才能用它表达一些不同的概念。第一届山寨双年展的灵感来源是中国艺术家岳敏君,他绘制夸张、重复的笑脸,并以高价出售作品,同时,他也是被山寨得最严重的画家。我们将此作为了创作出发点。
第二届双年展则是以严肃喜剧的精神来探讨山寨。我们做了一条酷似 Head & Shoulders 沐浴露瓶身的亮片裙,然后用 Prince 和 Sinead O’Connor 的《Nothing Compares 2 U》做了一条宣传视频,我们想用中文版做背景乐,但一直找不着,后来碰巧在一个小网站上看到了一个用中文唱这首歌的变装女王。我们就让中国助理炒下了歌词,再请模特对口型。视频做成后,我们还发给了中文版歌词原创者。所以说最后的置换有五层,将熟悉与稀奇的元素彼此混合。

你们的歌曲选择也很有趣,等于是在说“没什么比得上”真品。

对,就像是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情歌,也表达了对产品自身和对山寨的热爱。我们在 MoMA PS1 做了一个假纪录片,说我们是来自一个名叫山寨的城市的策展人。很多人都信了这套说辞,我们就顺水推舟,说这位模特是音乐节的挪用主义大师,正和 Daft Punk 在中国巡演。我们沿袭山寨精神,编造了这一系列故事和谣言。

你们想塑造一个复杂的品牌身份,并把这背后的商业运营都展现出来,是吗?你们模糊了艺术与广告的界限。

的确,而且我们在做作品时十分小心,会确保做了足够的调研,而不是像街头品牌那样直接把两个logo并到一块儿。我们的手法更概念化,我们也更像雇佣艺术家。比方说,第一届双年展其实是北京设计周请我们制作的,我们在《周末画报》这本中国最重要的时尚刊物上发布了以岳敏君为灵感的宣传片。起初,我们的计划是保持自我,并以品牌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其实“品牌”或者“群落”这些词汇都不能准确概括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的概念更具有流动性。

除了山寨双年展,你们还有另一个品牌名,Item Idem。跟我们说说这个名字的含义吧,我查了下,发现它在拉丁文里的意思是“一样的。”

没错,这是我年轻时在艺术学校靠直觉选出来的一个名字。Item Idem 是我作为艺术个体自我宣传的方式,一个涵盖我所有艺术行为的品牌。我做过设计、建筑、创意指导、造型、雕塑、装置、表演……很多很多。但总有人想对这些概念和领域进行分层:艺术还是时尚还是设计,大众还是奢侈,概念还是视觉。Item Idem 则是代表兼容和平衡,我所做的事情也涵盖了很多面。
所以,你也很难将我归位某一类。中国祭祀中的烧纸行为是我们山寨双年展的延展,其中包括了涉及知识产权的假标示、产品和品牌形象等等,是将消费主义和精神性联系起来的谜一样的存在。这两者是怎么在同一个物体上共存的呢?我在中国做了很多研究,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不过,我现在和时装、设计的关系没有以往那么紧密了,我的作品也发生了变化,但还是非常的 Item Idem。

这种模棱两可是你故意而为之吗?你是否在不断的转换间拥抱了一种神秘感?

我和大家一样,都要考虑固定的参数,譬如“你在做什么,怎么样通过它谋生”这类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有时候会影响你的创作,但对于艺术家来说,不被这些问题限制创造力是十分关键的。所以首先你得尊重自己作为艺术家的身份,然后在此基础上随着环境变化。我总是想学新技能,和新的伙伴合作,做一些……不是和人们预期相反,而是人们意料之外的事。我的下一个项目是拍纪录片,它会有别于我之前那些光彩夺目的、奇怪的、或者让人眼花缭乱的视觉语言。我很好奇人们会如何去解读它。它没有那么好懂,但我觉得还算合适,因为对于更深入的话题,这种手法属于必须。

更具信息普及性。

更有内容,也不那么漫无目的了。是啊,我都快四十岁了,我得做些有意义的作品,而不是酷和有趣的东西。

简而言之,你准备好展示结论了。

没错。我的作品变得越来越严肃了。我在做的新项目就是之前中国烧纸文化项目的总体沉淀,并结合考虑了中国的生产方式和习惯。由于传统手工艺被大众生产取代,烧纸物件也发生了变化。现在葬礼上烧的物件包括了和消费主义息息相关的路易·威登手包。他们的审美就挺山寨的。对我而言,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冥间物品在包含真实形状和感情同时,也是一个假冒品,或者说是一件商品的躯壳或影像。我开始在LED基座上用硅酮把他们做成有些 Damien Hirst 影子的雕塑,也就是被放大版本的消费产品,仿佛宗教圣坛一般。

跟我讲讲你接下来的纪录片吧。我很好奇你是如何着手电影的。就个人而言,我对电影的听觉方面的实验性探索很感兴趣。

这个新片叫《Tales of Fortune》,我准备明年发布。名字本身的二元性就很有 Item Idem,“Fortune”象征财富,也是命运、消费主义和精神性。我带着摄影机稳定器、iPhone、GoPro 环游亚洲,采访了对此有所了解的艺术家:抓鬼、风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学家,纸钱手艺人、零售商,各种各样与之相关的人。这部片子具备纪录片的形态,但也会慢慢演化为奇怪的视觉艺术品。我把所有的内容都转为了中英双语,因为我想让它变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而非一个西方人向西方观众介绍中国的片子。
现在我做出的实验越来越多,不过起初其实挺害怕自己在技术层面无法驾驭它的。这方面,我和一位名为 Cheng Ran 的当代艺术家、电影制作人的合作最密切。我们一起做了《JOSS》,短片在宗教音乐背景下记录了纸质祭祀物品缓缓烧尽的过程。这应该是我们这一系列作品的开端。《JOSS》是一个完整的合作,但从那之后起,我就开始单干了。
我去年做的电影都是在以虚无的态度预测特朗普的崛起,带着些许忧郁、奇怪的元素。在《NUII》里,我让漂亮的模特在加利福尼亚沙滩上损毁我做的20个皮纳塔。皮纳塔指代的是类似孟山都的市场推销手段和宗教性消费理念,比如3K党,特朗普,山达基教等等一系列将钱具体化的事物。每一个皮纳塔都红白相间,也就是可口可乐和纳粹爱用极端宣传颜色,和极权主义息息相关。在此之上,我加入了黄色。这是一部烧了35分钟特朗普的片子,很暴力,很悲伤,但在黑暗之下,人们依旧能察觉到流行文化的影子。我在去年特朗普上任的那一天公映了这部片子。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Film still from NUII

将暗黑转化为流行是你让作品更好懂的方式吗?同样震撼,却更具趣味、更古怪,让人更好消化。

的确。我想通过各种情感触及受众,趣味和幽默是其中很重要的元素。我自己在看艺术时,我会想爱上它,想要被娱乐,也想变得不安。好的艺术作品会具有这一切品质,它可以十分轻松,也可以十分严肃,它必须对人有所启发。艺术市场的存在属于必须,但我很少带着商业艺术的思想包袱进行创作,也许我应该多考虑一下商业因素,但受众是我考虑的第一位。
《JOSS》是几年前的作品了,但还在博物馆里巡回展出。它在悉尼的 White Rabbit 收藏馆展出了四个月,这个收藏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艺术收藏地之一。电影是作为一个很棒的视频装置的一部分被展出的,他们给我写了封邮件,描述了观众的反应:大家都很敬佩,观众很安静,需要讲话时也会压低声音,有些人甚至哭了起来。这大概是我收到的最棒的邮件,也让我哭了好一会儿,因为这真的很棒……是我所有付出的最好回报,让我知道我给观众的生活带来了不同,哪怕这种不同只有一分钟。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艺术家需要能让我们纯粹进行评论,而不是一味批判的空间。我们得懂得趣味的重要性,从政治性和超政治性中抽离开来。

这让我想起 Nina Simone 一句描述艺术家使命的话。她认为每种艺术家都有义务去“体现自己所处的时代。”

我很喜欢她。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会以政治为主题,通过表演和极端行为进行创作。我不是在说我们都应该这么做,事实上,我觉得很多人不这么做是一件好事。我有时候会做这些,但并不会一以贯之,因为我不想被定义为只关注这一件事的艺术家。我喜欢解决难题,但是是以打开更多可能性为目标,而非是从单一角度去固化它,不然就成视觉营销了。寻找创建对话、引起思考、自省的方式,或者是让观众大哭、大笑才是我的目标。引起的对话内容根据作品内容而变,和崇高壮美的概念息息相关。艺术品的诞生应该给予人们精神性的、纯粹的体验,唤起崇敬和喜爱。我不是说要骗大家喜欢上我的作品,而是想通过和人们分享美,来引起强烈真挚的情感。《JOSS》是我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案例。
较以往而言,新的纪录片在视觉方面会更加朴素,旨在分享在我看来十分重要的文化和信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疯狂的,在充斥着假新闻的当下,信息还具有意义吗?我想要传递情感,赋予意义。我无意去挑衅、刺激。我并不介意这么做,因为它能引起讨论,但做冲击价值是我不会触碰的低级方式。让事物变得美丽是有趣的,但如果它又美又无聊,就无疑是个失败之举。

所以你是在用流行视觉文化吸引更多受众,从而与之交流,促使他们进行更加开放的思考。或许这也是让严肃话题更具享受价值的方式,我想问:你是不是也在享受它呢?

《NUII》太险恶了,它很美,但我会想敬而远之。其中包含了太多惯性。我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时代里,拥抱黑暗是很重要的,艺术如果只有逃避现实的笑脸和欢乐,那也不行。最终还是在于平衡,在把玩暗号和视觉表达中寻找平衡。概念艺术是一种大众难以理解的形式,但如果你能把它和时装、流行文化融合起来的话,何乐而不为?这本身也很微妙。有些人通过这些方式取得了远超常人的成功。此外,我是一个很感性、会主动吸收信息的人。我读新闻比关心时装的频率要高。我会有意识地去做这些事,保持清醒、保持敏感。我不是一个会跑到街上和警察打架的斗士,但我确信我的艺术作品能成为这种议题的一部分。我不是很确定我能否享受它……我是一个讲趣味的人,也并不沉重。但我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能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环境有多糟糕。对自己的感情保持诚实是一件好事。

我还想谈谈你最近的展览之一,“Method of Loci”。它的定义是一种通过环境、空间来加强记忆,找回信息的方式。能和我们介绍一下吗?

这个展的诞生很自然。主题就是人类大脑所具备的、链接事物的特质。我想,“我怎么能?我为什么能?”一张视觉地图就此诞生。我用logo、产品、电影、新媒介组成了一个参考体系,从中汲取创作了一系列小故事的不同篇章。其中之一是欧洲和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的产生,还有一个是希腊的纳粹运动,以及全球性的极右倾向,还有的是在讲欧盟经济衰退,都是在用流行语汇讨论更为真实、更具问题性的事。
我会尽可能地利用我所拥有的资源,不管是实体的、还是概念的,我都会用他们去制造关联。我也会分析自己购买的商品,思考它们的意义,以及我将它们联系到其他事物上的意义。我对这种将两个成品融合起来的故事创作方式很感兴趣。

Photo by Bill Georgoussis
Photo by Bill Georgoussis
Photo by Bill Georgoussis
Photo by Bill Georgoussis
Photo by Bill Georgoussis
Photo by Bill Georgoussis
Photo by Bill Georgoussis
Photo by Bill Georgoussis

以及创作一种能唤起个人记忆的视觉手段。

没错。我也会通过这种诚实的、形而上的手法去探索做人、做艺术家以及这个时代自身的意义。两年前,我出了一场严重事故,所以作品也开始累积相应的情感深度。我在为新电影探索精神性的话题,因为精神性与物理性相对应的存在会是这个片子的主旨。
在“Method of Loci”中,我并没有运用这种手法。它更像是一种比喻,容纳了我的各种引用。我在展览宣传单上加入了路德维希二世指示建造的新天鹅堡(迪士尼灰姑娘城堡的原型)。品牌宣传和大众审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也会思考一些地缘政治和环境问题,我做了两个重新上色的雕塑,一个是祈祷中的螳螂,还有一个是大型充气蟑螂。一个有关人类作为奴隶和捕食者的两面性比喻。

在这种语境下,“fake”成了一个涵盖性术语,含义包括了模仿、演变、幻象等等,恰好与 Item Idem 还有山寨精神相契合。你对“fake”这个概念有什么见解?

山寨这个词源于中国中世纪,的原义是山上的城寨,寨主会带头从城里搜刮金银财宝,和罗宾汉劫富济贫的精神如出一辙。山寨是一种创作方式,黑了资本主义,操了知识产权,又制造了新内容。我一直强调的区别是,冒牌即仿真,比如让一个假的路易·威登包看起来和真的一样,它延续了阶级现状,满足想要显富的人的欲望。山寨则恰恰相反,它并不仿真,所以很真实,是各种符号的混合体,创造了新的事物。这个区别有些人明白,有些人不明白。在中国的山寨产地,人们时装感超群,走在街上、地铁上,浑身都是 swag。有在工厂工作的草根愿意为自己生产商品,也有只想买奢侈品和真品的中产阶级。很多人都会因为中国是山寨之王而感到羞耻,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国的流行艺术,并且具有智识价值,反资本主义,击碎又重建了一切。

最后,我想问问你最近搬到洛杉矶的事。为什么选择了洛杉矶呢?这个城市会为你的创作带来什么新影响吗?

我很需要换一个环境。我在日本生活了五年,又去了纽约。纽约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但又会把你身体内的生命力吸走。新人不断涌进,这个城市从极其富于创意渐渐变得越来越没创意,越来越贵族化、商业化。就自然景观而言,加州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这里的光线给六十年代活跃于加州的 Light and Space Movement 艺术家们带来了无限影响。先前,我是一个更适应都市生活的人,但渐渐变得越来越喜爱自然。从城市景观而言,以前我居住的地方是垂直、忙碌、拥挤的,而现在,这个水平的城市让我有了完全不同的体验。我觉得洛杉矶是西部世界的最西点,大家都执着于做好自己的那件事。这里更悠闲,更适合现在的我,在这个年纪,我已经不需要镁光灯跟着走了。我在洛杉矶有更多可以学习的新事物:现代主义的审美、好莱坞、对净化身体的痴迷以及整容手术……一切都很迷人。我不一定会做相关的作品,但我对这些事情都很好奇。

其实挺有趣的,洛杉矶也以人造感著称,这种虚假不一定带着贬义,更多是在调侃它口是心非、粉饰太平。听起来这是一个你的作品会受到欢迎的地方,也会适合你的电影拍摄,给你带来触手可及的资源。

对。如果我的作品受到了环境影响,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NUII》是我目前为止唯一受加州风格影响的作品。我总感觉,来到加州的艺术家的首个作品应该是一部公路电影,这也是《NUII》的起源之一,非常反乌托邦,类似《疯狂的麦克斯》。我在这儿待得越久,就越被好莱坞所吸引。我会开始欣然探索视效和化妆,甚至是尝试和制作室合作,我会以业余身份参与其中。还有很多要做的呢,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This site uses cookies. By continuing to browse the site you are agreeing to our use of cookies. Privacy Policy

A süti beállítások ennél a honlapnál engedélyezett a legjobb felhasználói élmény érdekében. Amennyiben a beállítás változtatása nélkül kerül sor a honlap használatára, vagy az "Elfogadás" gombra történik kattintás, azzal a felhasználó elfogadja a sütik használatát.

Close